2015年12月20日,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告,“会理绿陶”获准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。这标志着“会理绿陶”有了一张标志其特定人文技艺和自然资源价值的独一无二的身份,对于推动“会理绿陶”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 会理绿陶,因采用天然“孔雀石”配釉,经高温(1260℃)氧化焰烧制后呈宝石绿色,而得名。发掘于会理县南阁乡雷家山西汉古墓群的三十余件罐、杯、樽等陶器,表明秦汉时期会理已有制陶业的发展。会理陶瓷资源丰富,盛产高温粘土、高岭土、优质长石、石英及富含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锰、镍、钒钛等的金属氧化物矿及木柴、燃煤。经专家考证:会理陶瓷烧制始于唐宋,鼎盛于元明,属南方龙泉窑系,前有唐宋青瓷、后有明清绿陶。 古往今来绿陶一直沿用天然矿物作釉、原料,其中还加入植物灰等成份,经高温烧造后致密度高、声音清脆、无铅无毒、耐酸碱,各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呈色、混熔、结晶,富于变化,可谓“入窑一色,出炉万彩”。 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经优秀传承人韩进富、韩春寅父子多年苦心研究,恢复创烧出我国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失传的名贵釉种有:梅子青、石榴红、天目釉、天青釉、金丝兔毫、晶鑫玳瑁、紫金砂、窑变山彩等八大釉系。会理绿陶能吸引世人的关注,成为会理标志名片是因为融入了地方文化,民族特色,真实展现了绿陶的精髓——自然、窑变、绿色、环保。 |